“全國最小山”;網(wǎng)友笑翻,當?shù)剡€當真?
山東壽光的“全國最小山”,近日成了網(wǎng)紅。這座山東西長1.24米,南北寬0.7米,最高處距地面0.6米,名曰“靜山”——據(jù)說還引來了游客參觀,不過人家實地看過后戲稱這是他們爬過最輕松的山,“前一秒上山,后一秒下山,如果腿長一步就能跨過”。
看到靜山在網(wǎng)上“走紅”,并且有人慕名前來“旅游”,村干部已經(jīng)開始討論“把靜山打造成一個旅游景點,帶動全村經(jīng)濟”。
這樣,就未免操之過急了。孰不知,網(wǎng)絡(luò)走紅的原因,可能只是網(wǎng)友覺得好玩甚至故意惡搞所致,來親眼看看實物的游客恐怕也只是附近的人,而且多半只是好奇心驅(qū)使閑極無聊,真要“高大上”到買票參觀的層次,我想人們就會敬而遠之,在手機或電腦上看看照片也就罷了。
其實,“全國最小山”這種噱頭本身就經(jīng)不起推敲。一小塊石頭,你稱之為“山”,這能讓別的地方的人服氣嗎?神州大地,田野里比這小的石頭肯定多得是,沒有最小,只有更小。況且山不見得都是石頭,還有土山呢。因此各地真要爭搶“全國最小山”之名,恐怕就沒完沒了啦。
報道里說,約30年前,為搞清楚靜山是一個石頭還是一座山,當?shù)卮迕裨羞^一次“挖山行動”,在靜山周圍挖開一個大坑,可是挖到10米深依然沒挖到底,只好作罷。這也是非要稱這塊石頭為“山”的重要原因吧。
問題是,即便是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可絕大部分深埋地下,地面露出來的只有這么一點,還能視之為山嗎?要說大石頭,不少城市修地鐵或興建其它大型工程,深挖地下都會發(fā)現(xiàn)巨石,也能稱之為“山”嗎?極而言之,我在地面挖個小坑灌進些水,就能稱為“全國最小湖”么?
有人還搬出清代的《壽光縣志》,說上面記載有靜山,并且清末曾在縣境內(nèi)設(shè)有“靜山區(qū)”。由此推斷靜山之名稱,當在此之前??蛇@不也正好說明,靜山只是個久遠的存在嗎?即使歷史上曾經(jīng)是座大山,但歷經(jīng)滄海桑田之變,早已深埋地下,淪為這么一塊不足0.5立方米的石頭了,再以“山”待之顯然不合時宜。
再說了,即使擁有了“全國最小山”這個名號,便真的有旅游價值呢?游客長途跋涉為看山,基本上是沖著山大而去,要么欣賞和體驗山勢之險峻,要么鐘情于美景不可勝收,要么游覽和膜拜名剎等人文景觀,而反觀如今的“靜山”,顯露出地面呈現(xiàn)于眼前的只不過一小塊石頭。全國各地這樣的石頭甚至一模一樣的石頭多得是,何必花錢跑你這兒來看呢?
況且要搞旅游開發(fā),也不是圈起石頭掙錢那么簡單,基礎(chǔ)設(shè)施、相關(guān)配套、周邊有沒有可以聚群的旅游資源,這些都必須提前考量,根據(jù)實際情況評估有無開發(fā)的必要。
一步即可跨過的“靜山”,光禿禿一塊“石頭”,如果說具有地質(zhì)研究價值,我不否認,可要說旅游價值,我看不大可能。倘若當?shù)卮甯刹繄?zhí)意妄為,毀掉農(nóng)田打造旅游景點,等待他們的恐怕只會“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