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2013年10月15日 08:37
來源:映象網(wǎng)-東方今報
首屆北美少林文化節(jié)活動承辦方成員上臺交流
釋永信歡迎洋弟子到少林寺禪修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通訊員 鄒相/文圖
美國加州議員余胤良受少林文化特別是少林禪修的影響,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堅持半個小時的靜坐。他認為這種與參禪修行相似的靜坐活動,有利于身心健康?!按舜紊倭治幕?jié)舉辦得非常成功,我也想號召美國的年輕人都能習練少林功夫,以強身健體;號召大家都能學習少林禪修,在禪宗文化的引導下,實現(xiàn)內(nèi)在的超越,精神的放松”。
從10月8日開始,由釋永信率領的少林文化代表團先后走進位于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位于紐約的聯(lián)合國總部以及洛杉磯,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10月12日晚,首屆北美少林文化節(jié)在洛杉磯落幕,釋永信親自為參加“考功大會”的獲獎選手頒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接下來,20名“金剛武士”將從美國飛到少林寺,閉關修煉少林功夫。
【考功】
836名選手參加“考功大會”
12日晚8點,洛杉磯會展中心熱鬧非凡。
參加首屆北美少林文化節(jié)的近千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少林功夫弟子、少林文化愛好者、中華武術愛好者及當?shù)匦疟娫谶@里聚集,等待著釋永信頒發(fā)“少林功夫考功大會”獎牌和獎杯。
據(jù)悉,12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46個代表隊的836名選手,先后表演了少林功夫、太極拳、中華武術、跆拳道、美國武術及團體表演賽等;他們中既有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也有四五歲的孩子。許多人帶著刀劍等中國傳統(tǒng)武術器械,熱情高漲。
經(jīng)過一天的激烈爭奪,共評出金牌167塊,銀牌181塊,其余為銅牌和紀念牌。伴隨著考功大會的結束,首屆北美少林文化節(jié)圓滿落幕。
【頒獎】
“金剛武士”將赴少林寺修煉
隨后,釋永信帶領少林僧眾,為世界和平、人類健康祈福。緊接著,獲獎選手登臺,接受釋永信方丈頒發(fā)的獎牌、獎杯。
來自加拿大禪武中心的學員杰克是金牌獲得者之一。因一次殊勝的機緣,他的父親認識延沖法師,后來讓他和妹妹一起去禪武中心學習少林功夫,并體驗少林禪修。杰克學習少林功夫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認真刻苦。在比賽現(xiàn)場,他雙拳如風,虎虎生威,一招一式都十分到位,一些高難度動作完成得十分漂亮,贏得評委和觀眾的陣陣喝彩。
最讓他興奮的是,獲獎后將有機會在少林寺生活和學習,體驗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原來,少林寺將從金獎選手中選出20名“金剛武士”,赴少林寺閉關修煉。
【表演】
少林武僧“征服”美國觀眾
在接下來半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少林武僧登臺,包括少林拳(傳統(tǒng)拳、柔拳等)、象形拳、十八般兵器、二指禪、少林硬氣功、少林養(yǎng)生功、少林軟功等傾情上演,觀眾的叫好聲不絕于耳。
“我要去少林寺,好好跟少林寺的師父們學習,也能像他們那樣練得很棒。”在觀看完少林功夫展演之后,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的詹姆斯興奮不已,雖然一直在練習少林功夫,但還沒到過少林寺,這次更堅定了他盡快飛赴中國參拜少林寺的決心。
【爭奪】
洋弟子爭辦下屆文化節(jié)
當?shù)貢r間13日上午9點,釋永信出席北美少林聯(lián)合會成員會議,商討聯(lián)合會下一階段的工作。原來,北美少林聯(lián)合會創(chuàng)立于2011年5月21日,共有8家創(chuàng)始成員,希望通過這一平臺,促進北美地區(qū)少林弟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傳播少林文化。
經(jīng)過與會者的磋商,一致決定:今后,兩年舉辦一次北美少林文化節(jié),而下一屆時間為2015年秋季。
對于下一屆文化節(jié),來自亞利桑那州的釋延建和三藩市的釋延燈分別向大會提出申請,希望在各自的城市舉辦。
釋延建表示,自己所在的鳳凰城位置優(yōu)越,少林文化愛好者人數(shù)眾多。而釋延燈提出,自己所在的美國少林聯(lián)合武館已有14家分館,若舉辦文化節(jié),他可以組織500人的參賽陣容。
最后會議決定,將經(jīng)過考察、比較,再決定下一屆文化節(jié)舉辦方。
【熱議】
美議員號召全民學習少林功夫
美國加州議員余胤良是一位忠實的少林文化熱愛者,因為受少林文化特別是少林禪修的影響,他現(xiàn)在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堅持半個小時的靜坐。他認為這種與參禪修行相似的靜坐活動,有利于身心健康。
“此次少林文化節(jié)舉辦得非常成功,我也想號召美國的年輕人都能習練少林功夫,以強身健體;號召大家都能學習少林禪修,在禪宗文化的引導下,實現(xiàn)內(nèi)在的超越,精神的放松?!庇嘭妨颊f。
而釋永信則向眾多洋弟子發(fā)出了邀請:“中國有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我說再多都不如大家走進少林寺,感知少林,了解少林,體會僧眾的修行生活。來體會它所帶來的解脫之境?!?/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