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會議后,衛(wèi)生部部長陳竺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衛(wèi)生部已開始開展研究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此外,他建議調高煙草稅,降低煙民數量,將健康城市的概念充實到衛(wèi)生城市的內涵中。(3月10日《京華時報》)
衛(wèi)生部陳部長的這個建議,完美的幾乎無懈可擊,因為,這是一個稱得上“利國利民”的計策。調高煙草稅是為了降低煙民數量,此謂利民;煙民數量降低了,但煙草稅調高了,國家稅收不受影響,此謂利國。一項涉及到健康城市概念的舉措,能獲得如此“雙贏”的效果,堪稱一舉兩得。所以,陳部長認為,“中低檔煙的調稅勢在必行,我相信人民群眾會支持的”。
然而,世上真的有這樣的好事么?政府在推行一項政策時,不但不花錢而且還可能多賺錢,就不怕“不明真相的群眾”將其視為斂財?當煙草還屬于合法商品時,當吸煙還沒有構成違法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如果調高中低檔煙草的稅費,也即在調高中低檔消費品的稅費,影響的是絕大部分中低檔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如果把3.5億煙民納入人民群眾,他們會支持么?而任何一種商品的漲價,在當前這個通貨膨脹的市場上,都會觸痛消費者的神經。
還是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部長苗圩說的實在:控煙的難度很大。難度來自全社會對煙草的需求,有3.5億煙民??責熀徒臼莾蓚€不同的方法。
3.5億煙民對煙草的需求,不但數量龐大,而且這種需求是心理和生理對煙草的依賴。這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生活消費品,而是一種不能輕易擺脫的不良嗜好。如果用提高煙草價格來限制煙民的消費,除了加重吸煙者的生活負擔,或逼使他們減低消費的檔次外,幾乎沒有實際的意義。筆者聽說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于煙草供應不足,不少煙民用絲瓜葉或茶葉解癮。可見要降低煙民數量,依靠經濟杠桿調整市場供應是不可能的。人們在獲取一種帶有“癮性”的需求時,很可能會不擇手段,不計后果。毒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衛(wèi)生部官員,應該從健康衛(wèi)生的理念上加強保健和珍惜生命的宣傳。因為煙民都有一種僥幸心理,就如前日農業(yè)部官員說的“喝幾年才致癌”一樣,也抱著“抽多少才致癌”的無所謂態(tài)度。衛(wèi)生部的職能就是用科學依據教育和宣傳吸煙的危害,用大量的病例說明吸煙的嚴重后果。而不能像一個稅務局長,先考慮“煙民少了對國家財稅沒有大影響”,也不能像一個經濟學家,研究商品價格對消費人群的影響。衛(wèi)生部官員扛起了經濟杠桿,不說職能錯位,至少也是對本職工作的回避和推諉。而且,本該和市場價格無涉的衛(wèi)生部官員,觸及公眾敏感的商品價格問題,縱然這樣的建議盡善盡美,還是難免引起公眾的誤解和抵觸,容易混淆經濟利益和社會意義的界限。衛(wèi)生部官員也是政府官員嘛。
筆者覺得,調高中低檔煙草的稅費,以此提高中低檔煙草的價格,根本無法降低煙民數量。相對來說,中低檔煙草的消費者,其生活質量和健康理念都比較低下,提高煙草價格的直接后果,必然是迫使他們降低消費檔次,或為了滿足煙癮,降低其他生活消費水平。還可能導致黑市廉價假煙的泛濫。那么,是不是說降低煙民數量無計可施?不是的!積極的方式是,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識,把珍惜生命落實到日常的生活習慣中。在制度上要擴大禁煙的場所和范圍,營造以吸煙為恥的社交氛圍,組織吸煙有害健康的科普教育。這是需要全社會努力的。如果只是提高煙草的價格,在目前的煙民意識和社交方式中,同時也抬高了煙草和煙民的身價,怎么可能降低煙民的數量?其中得益的可能只是GD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