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同濟博士生替父母掃馬路“的微博火了:29歲的小錢在上海同濟大學讀書,由于家境貧困,五六年前父母為了他讀書就到嘉興做環(huán)衛(wèi)清潔工,省吃儉用很辛苦。小錢暑期早上幫父母掃馬路,減輕他們勞累。有人感動點贊,也有人認為父母太辛苦、當事人應該早點出來工作減輕負擔。
讀書的孩子,暑假為清潔工父母掃馬路,這大概是再正常不過的凡俗小事。但,因為有個“同濟博士”的標簽,一切贊美與詆毀便顯得順理成章又意味深長。
說感動,大概是因為仰視了“同濟博士”的精英身份,覺得“掃天下”的雙手怎能握起掃馬路的掃帚?有時間看看書、做點科研,好像價值更大些。說詆毀,大概是因為俯視了“博士生”在勞動市場的性價比,于是認為“父母勞累了一輩子,到現(xiàn)在這人還賴在學校不走”,不是工作恐懼癥就是不知道分擔家庭負擔。這樣一想,掃馬路亦非良心之舉。
不過,這些天馬行空又腦洞大開的評價,顯然脫離了兩個基本的語境:第一,窮孩子或者貧困家庭,亦有選擇人生模式的自由權利。讀博士,不是富人的“專利”。要不然,經濟地位的三六九等,就可以直接區(qū)隔出教育程度的優(yōu)劣了。社會若固化至此,貧富世襲、階層分化,豈非倒退幾個世紀?
第二,掃馬路或者洗碗做飯,有什么奇怪的呢?只是尋常人家的倫理日常罷了。博士生也好、高級干部也罷,在家庭關系中,總要扮演為人子女的角色。父母是清潔工,則陪其上馬路;父母是農民,則陪其下農田……這應該是最溫暖又最走心的陪伴?!对娊洝ば⊙拧酚性?,“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以傳統(tǒng)孝道為核心的感恩文化,千百年來成為國人品性中最溫潤敦厚的部分。懂得分擔家務、體恤父母,總是一片冰心。就像當事人母親說的,“我叫他不用去,要去也再多睡一會兒再去,可他從來不聽,還爬起來給我燒早飯……”惜取父母恩,不忘本、守初心,即便是凡人小善,亦叫人熱血生暖。
當然,“博士生替父母掃街”之所以撩人眼球,無非是輿論傳播的標簽思維所致。值得警惕的是,在公眾談論博士生該不該、對不對的同時,已然對清潔工這個職業(yè)戴上了歧視性的有色眼鏡。試問,如果掃馬路真是有尊嚴而有榮光的公共職業(yè),“博士生”的身份還會與之形成話題上的斷裂感嗎?說得更直白一些,因為你覺得清潔工是低下的群體,因此,博士生子女掄起掃帚的同時,才有了圍觀的“驚詫程度”??蓡栴}是,今天的清潔工,為何還是個需要被悲憫的職業(yè)選擇呢?
一屋不掃,天下難掃。城市也好,家庭也好,保潔并不是個低下的工作。我們在褒揚博士生孝親敬老的同時,亦該讓清潔工這個職業(yè)享有基本的職業(yè)尊嚴。(作者:鄧海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