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以調(diào)整地鐵票價緩解擁擠,作用畢竟有限,還需要公共交通系統(tǒng)整體不斷完善。
在北京,筆者已經(jīng)住了8個年頭。說起北京的地鐵,第一個感受是便宜,2元錢一張票就可以坐到任何地方;第二個感受是擁擠,每每高峰期基本上被人流“涌進”車廂。
的確,2元錢的票價加上準時、順暢的優(yōu)勢,讓越來越多的人把地鐵當成了出行的首選,享受便宜快捷的同時也增加了地鐵的擁擠程度和不安全因素。另外,相對低廉的票價需要巨額的財政補貼來維持,對其他民生投入的“擠出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因此,無論從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降低大客流安全風險,還是適當減低財政補貼額度、增加其他民生項目投入來說,北京地鐵進行價格調(diào)整的合理性都十分明顯。
但是,緩解地鐵高峰期壓力不可能僅僅依靠票價調(diào)整來實現(xiàn),要讓地鐵不再擁擠,還需要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整體完善。
首先,地鐵的高峰期運力需要進一步增加。運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增加地鐵線路,二是完善地鐵運營。前者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而后者則可以通過改進細節(jié),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比如,增加車輛車廂、縮短發(fā)車間隔、減少停靠車站等等。
其次,公交的運力應該被充分發(fā)揮出來。地鐵快速發(fā)展,解放了地面運力,地面公交“吃不飽”,每天“閑置”400萬人次運能。挖掘這塊運力,前提是公交路線要更加合理,確保公交在地上路權的“配額”。同時,增加快速公交和定制公交數(shù)量,既盤活存量,也擴大增量。
最后,公共交通各個系統(tǒng)之間要盡量實現(xiàn)“無縫對接”。目前地鐵、公交、公共自行車等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接駁還不順暢,換乘難的問題始終存在,大大影響了公交系統(tǒng)的整體運行效率。由于接駁不暢,選擇較少,地鐵再擁擠,乘客也難以隨時轉(zhuǎn)向地面,改乘公交。
一張地鐵票畢竟微小,難定交通擁堵的“乾坤”。希望票價調(diào)整能夠成為一個契機,帶動北京交通更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