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你知道嗎?其實,變矮的古建不僅僅有故宮,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質的變化,一些古建的水平高度都產(chǎn)生了變化。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那些不知不覺間“縮個兒”的古建。
據(jù)北京日報報道,從故宮中軸線逛下來,觀眾大多會覺得欽安殿個兒太矮。其實,不是古人有意為之,而是因為這座宮殿是少見的明代建筑,而三大殿均為清代遺存,朝代變更,宮廷里的“水平面”也不一樣了。在南三所東南電力增容管線電井工地發(fā)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通過發(fā)現(xiàn)的明代散水和被城墻包磚疊壓土襯石,確認了故宮東城墻墻體的原始露明部分開始于現(xiàn)代地面以下約0.9米深處。換句話說,現(xiàn)在故宮的地面比明代的時候長高了大約90厘米。
你知道嗎?其實,變矮的古建不僅僅有故宮,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質的變化,一些古建的水平高度都產(chǎn)生了變化。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那些不知不覺間“縮個兒”的古建。
1.西安鐘樓比431年前下沉了1米
西安鐘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整體遷移于今址。而你現(xiàn)在所看到的鐘樓,已經(jīng)比它1582年遷移完工后下沉了1米。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地裂縫與地面沉降超常活動。
西安鐘樓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shù)男问?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nèi)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nèi)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能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故宮宮墻矮了90厘米 揭秘不知不覺縮個兒的古建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