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熱評政府工作報告>
依法行政,有權才難“任性”
——系列原創(chuàng)評論文章之八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崩羁藦娍偫碓?015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說。
全國兩會伊始,“任性”就火了兩次。一是政協(xié)新聞發(fā)言人呂新華談反腐,二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談簡政放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透露,這句表述是李克強總理親自加入的。屬意為之,用意深刻。當日,“有權不可任性”成為中國輿論場的熱詞。
2015年既是關鍵之年,也是開局之年。今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將“扎實推向縱深”。縱覽報告,從改革的具體部署來看,將包括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多管齊下改革投融資體制;不失時機地加快價格改革;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圍繞服務實體經(jīng)濟推進金融改革;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等。越是在這個時候,全面深改越可能要“涉深碰硬”;越是在這個時候,權力的濫作為、懶作為、遲作為、不作為,越容易成為行進路上的“中梗阻”。
“有權不可任性”。這話是在行政改革的背景下拋出的。不任性,就要守規(guī)矩。這里其實是兩層意思:一是該減的減,該放的放。2013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曾說,上任后要把國務院的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在未來五年內(nèi)精簡掉三分之一。據(jù)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吳知論介紹,國務院各部門的“權力清單”上,經(jīng)過核實的全部行政審批事項共計1526項,到2014年年底,共取消和下放538項,兩年時間,初步實現(xiàn)了任期內(nèi)削減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標。這兩年,簡政放權成了“持續(xù)的改革行動”。僅去年的40場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有21次部署了“簡政放權”,在其中的一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醒官員們,“不要貪戀手里那點小小的權力”。
二是該抓的抓,該管的管。用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的話說,“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責任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簡政放權,不等于“無權一身輕”。一方面,行政審批事項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而另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還得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yè)松綁、為創(chuàng)業(yè)提供便利的同時,營造公平競爭環(huán)境,還得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換言之,行政機關的工作重心,應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jiān)管轉變,“放”與“管”是行政作為的一體雙翼。不留死角,不留盲區(qū),在監(jiān)管內(nèi)容、監(jiān)管程序、監(jiān)管方式、監(jiān)管結果上做好“轉型升級”。
有權,容易任性。這是無數(shù)歷史印證的常識。而要讓權力不任性、遵道而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為根本遵循。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上,大會發(fā)言人傅瑩表示:“《立法法》修改格外重要,不能減損公民權利,也不能隨意增加公民的義務?!?015年全國人大會期較去年增加兩天,一是讓代表們有更充分的時間審議預算草案,二是要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加強人大監(jiān)督,落實依法行政,也許這是將權力裝進籠子的兩條必由之路。
征稅不任性、限牌限購不任性、罰款收費不任性……立法與執(zhí)法,都必須硬氣起來。惟有依法行政,有權才難“任性”。(鄧海建)
一個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行政審批涉及50多個部門和機構,80多個環(huán)節(jié)。簡政放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今年10月1日起,河南正式啟動“五證合一”制度改革,更加方便辦理注冊登記的企業(yè)。
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簡政放權不是寫詩,也不是畫畫,不需要“朦朧美”,不需要花拳繡腿、虛幻一招,而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政府在自我削權、自我瘦身的戰(zhàn)役中,“簡政放權”是一種為社會和民眾松綁的重要舉措,能有效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
簡政放權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jīng)濟升級版的重要一環(huán)。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5月9日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說,“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國務院簡政放權送出這些改革紅利,國務院客戶端為您一一梳理!
簡政放權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jīng)濟升級版的重要一環(huán)。
近年來,我國簡政放權改革的步伐鏗鏘有力,老百姓對簡政放權成果的切身感受是:“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跑了”。
簡政放權關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關于全國十三億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關乎政府職能轉型服務方式轉變,同時又是系統(tǒng)性、復雜性的體制機制改革。
杜絕“奇葩證明”,關鍵在提高意識,重點在權力“瘦身”,根本在依法辦事。只有相關部門真正按照國家要求,動真格的“刪繁就簡”。
施政之道,在于簡化,只有減少辦事繁雜的“厚度”,才能增加群眾滿意的“深度”。一直以來,群眾去政府部門辦事,最怕遇到工作人員“打太極”。
近年來,我國簡政放權改革的步伐鏗鏘有力,老百姓對簡政放權成果的切身感受是:“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跑了”。
多年來,提起到政府有關部門辦事,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2014年7月16日,時任省長謝伏瞻在河南日報頭版發(fā)表署名文章《持續(xù)推動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激發(fā)全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動力活力》。
讓簡政放權接受公眾的檢閱和監(jiān)督,在法治框架內(nèi)進行,讓公眾和市場主體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權力小了,才能讓簡政放權成為一項為民福祉的改革。
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伊始,就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伊始,就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